道路越走越宽阔 幸福歌声更嘹亮腾冲市清水镇司莫拉佤族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冷风吹,这是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在组织实施首批示范项目的同时要持续谋划储备好今年的人才工作示范项目,抓好示范,抓出精品,聚集合力打开保山人才工作新局面。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全省首批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会议精神。

“雪龙”号、“雪龙2”号先后返航 “双龙”顺利抵沪

[丁婷]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做到创新方式抓人才引育,支撑发展抓人才使用,促进交流抓平台建设,用情用力抓环境优化,理顺机制抓责任落实,确保人才工作更符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2月21日,全市人才工作部署会暨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会议在永昌会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启动实施并谋划储备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首批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储备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做到创新方式抓人才引育,支撑发展抓人才使用,促进交流抓平台建设,用情用力抓环境优化,理顺机制抓责任落实,确保人才工作更符合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全省首批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会议精神。2月21日,全市人才工作部署会暨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会议在永昌会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启动实施并谋划储备人才工作示范项目。近3年来,司莫拉佤族村作为腾冲的党员现场教育基地,累计开展各类宣传宣讲、红色教育现场教学600余场次、受众2万余人次。

三家村监委会主任李家达说。新成立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文化宣传队、幸福护卫队等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组织7个,让村民实现村庄自管、家园自建,司莫拉的文明之花越开越美。开办道德讲堂、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红黑榜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通过各类评比,司莫拉群众的思想方式、行为习惯渐渐发生改变,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司莫拉大地。近3年,全村接待游客155.8万人次,合作社实现收入118万元,社员分红24.1万元,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20元,比2019年增加62.5%。

越来越多的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到司莫拉打卡。生活在司莫拉的每一名群众心里都是满满的幸福。

“雪龙”号、“雪龙2”号先后返航 “双龙”顺利抵沪

中寨党支部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专兼职网格员16人,负责做好日常巡查、入户走访、信息收集、问题发现、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等工作,推行党员户挂牌公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公开亮承诺、设岗定责活动,教育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问题等基层治理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激活内生动能拧成一股绳基层治理一定要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杨茜]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会议要求,要在谋划上胜人一筹、措施上硬人一度、行动上快人一步,在学中谋、在干中谋,做到项目建设推进快,强化用地保障快,外贸外资发力快,消费市场提振快,营商环境优化快,真正把具体的施工图变成生动的实景图。

在干得好坏怎么办上要清清楚楚,树立激励约束并重的监督机制,以提高干部思变谋变求变、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学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的能力。杜春强、张云怡、成德君、高康、李兴卫、张志红出席会议。在怎么干上要清清楚楚,调度工作要进一步做到科学、务实、精准,各项重点任务必须逐项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关键性举措、支撑性项目、先导性抓手,明确各环节任务要求,一件件抓具体、抓深入、抓落实,把每项工作都落实到行动上、项目上、地面上。在谁来干上要清清楚楚,要坚持周监测、月调度、季分析,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条块结合压实工作责任。

全市经济运行一季度开好局暨项目工作专题推进会议强调打好开年第一仗 奋力夺取开门红 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1月14日,全市经济运行一季度开好局暨项目工作专题推进会议召开,强调打赢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突围战,打好开年第一仗至关重要,全市上下要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抓发展、抓经济、抓项目,奋力夺取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会议强调,经济运行调度工作要实、要细、要见成效,在干什么上要清清楚楚,要量化、细化、实化任务目标,对每个指标逐项研究分析,找准问题症结、聚焦重点难点精准施策,以量化目标夯实经济各项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雪龙”号、“雪龙2”号先后返航 “双龙”顺利抵沪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锐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市各级各部门作为经济战线上的第一责任人,要站在前、冲在前、干在前,一往无前地做事,义无反顾地担责,聚焦短板指标、薄弱环节、关键支撑,加强攻坚调度,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

2020年6月,中寨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领办旅游专业合作社,带动佤族群众开办农家乐6户、民宿4家,从事农特商品销售35户,20余位村民参加景区保洁、讲解等实现就业。不用出门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只有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把服务链条精准延伸至每家每户,才能通过共建共治最终达到共享的目标。通过健全镇党委行政村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清水镇把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建到64个村民小组,推动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一体严密。在司莫拉做了两年半的讲解员罗爱艳说。同时,全面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探索党员带领下的200米服务圈模式,广泛开展游客问询、乡村绿化美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240余项。

生活在司莫拉的每一名群众心里都是满满的幸福。我们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群众的法治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一定会将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和情满司莫拉的红色故事讲述好、宣传好。司莫拉成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环境整治、妇女和儿童工作等村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6个,健全完善党务、村务、财务等公开制度12项,扎实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工程,梳理制定村级重大项目设施、社会保障、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小微权力清单40余项。

大事小事不用慌,有事就找网格员,有了网格员,感觉邻里之间更亲近了。如今,笔直平坦的石板路直通家家户户,村民的房前屋后种满绿植,传统的穿斗式木结构房屋掩映在绿树林中,外围土黄色墙体上描绘的是佤寨的特有文化。

近3年来,司莫拉佤族村作为腾冲的党员现场教育基地,累计开展各类宣传宣讲、红色教育现场教学600余场次、受众2万余人次。司莫拉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际能力和实际效果。推动多向发力结成一张网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三家村副支书李家免介绍。

近年来,三家村持续巩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成效,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系列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团队开展驻点服务、入户服务、按需服务,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崇法循法自觉。赵家清知道,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发展产业让大家有事可做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变村风民风。

推选政治过硬、群众公认的8户党员家庭作为党员中心户,把路长、巷长、院长和十户联防组长等确定为矛盾调解员、安全监管员、文明宣传员。(王曼华)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佤族村亲切看望乡亲们,并作出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重要指示。司莫拉通过深化党建带群建,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延伸党组织工作手臂,积极开展健康养老、家庭服务、教育培训、公益慈善、防灾减灾及农村生产技术服务。

为此,司莫拉佤族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美丽公约等制度6项,让村民遇事有章、做事有度。中寨党支部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专兼职网格员16人,负责做好日常巡查、入户走访、信息收集、问题发现、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等工作,推行党员户挂牌公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公开亮承诺、设岗定责活动,教育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问题等基层治理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夯实组织根基凝成一条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司莫拉佤族村重点打造了一条总书记足迹学习体验路线,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司莫拉的巨大变化和佤族儿女的幸福生活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生动教材,培养现场讲解员19名、景区引导员5名。道路越走越宽阔 幸福歌声更嘹亮腾冲市清水镇司莫拉佤族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冷风吹,这是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激活内生动能拧成一股绳基层治理一定要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村里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广,从而也为群众的就业创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这两年,中寨党支部先后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和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开办道德讲堂、常态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红黑榜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通过各类评比,司莫拉群众的思想方式、行为习惯渐渐发生改变,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司莫拉大地。

为强化农村法律服务供给,清水镇实施法律顾问覆盖村组行动,每个村(社区)签约1名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推动法治服务无死角、法律帮助无盲区,清水镇连续8年无命案和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情况发生。越来越多的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到司莫拉打卡。